河北护理学会---发挥优势 创新护理事业发展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浏览:

 

 

 

    河北护理学会成立于1978年8月12日,自学会成立以来坚持科学发展的办会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办会宗旨,以全省医疗卫生工作重点为中心,围绕学科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参谋助手和行业代言作用,在学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科技咨询和学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学会连续被河北省科协评为先进学会,荣获两届省科协先进集体,被省民政厅授予“河北省第二届优秀民间组织”称号,2012年经民政厅社团评估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2013年被省科协评为首批十家“综合示范学会”之一。学会推荐河北省科普事业贡献奖1名,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3名。

    加强学组织建设 努力提升服务能力 

    扩大会员队伍,提升学会实力 。学会一贯把发展会员,充实新生力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截至2016年11月我会共发展会员39509人,其中国家级普通会员9947人,国家级资深会员140人,团体会员3个,会员总数比上届增加了63%,会员的增加极大地壮大了学会队伍,提升了学会的实力,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保持学术引领的主力军作用。按时完成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理事会换届后,及时对专业委会进行换届,能者上、庸者下,将年富力强、专业水平高、工作积极性大的临床管理和一线护理人员充实到专业委员会中,目前共设专业委员会19个、专业学组9个,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组长)、副主任委员(副组长)、顾问、秘书共计170人,委员共计822名,覆盖了全省各个级别的医疗单位,形成了省、市、县各个层次的组织网络。

    学会秉承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理念,把提高会员的技术技能、开拓视野和思路当成重要工作来抓。多年来,争取各种机会为会员提供高层次的培训机会,2012年8月资助6名会员随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人员培训项目,赴台湾进行为期7天的学习和交流;11月资助9名会员代表赴厦门参加了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2012护理改革与发展论坛”;5.12护士节期间组织了400多名会员代表到植物园参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会员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机会。2014年资助10名会员代表参加第一届两岸四地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5年编印了分级护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汇编3万册,免费发放给全省会员。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会员对学会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

    维护护理人员及会员的权益。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护士的用工发生了巨大变化,聘用制护士占了护理人员的主体,在工资、奖金等薪酬分配上存在了较大问题,学会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将护士的待遇纳入等级医院评审、优质护理检查等行政监管内容,推进护士同工同酬,从而保障了护士合法权益。

    落实会员能力提升计划,培养基层护理人员。按照“学会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了送专业知识到基层活动,2014年、2015年,先后选派各专业的护理专家30余名为基层医院进行专题讲座、业务指导,提高了基层护理人员水平,所到之处受到了基层医院领导和护理人员的热烈欢迎。

    做好护理专业人才和科研成果的举荐工作,加大护理专家队伍的建设。2012年以来,共向中华护理学会推荐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秘书1名,专业委员会委员17人、专家库成员34名,青年学组成员21人,杂志编委会编委7人。

    扩展学会职能,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几年来,学会依托各市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驻石省、市直医院,组成护理志愿服务队,利用科普日、会员日、科技周及5.12国际护士节,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介绍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治方法,讲授常用的救护技术,慢性病咨询,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义诊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至2016年,共组织科普宣传活动25次,有307名护理人员参加,共制作展牌75块、发放宣传材料30000份,接受服务人数达7000人。2016年5.12护士节根据中华护理学会“健康中国 科普助力”活动周部署,省护理学会组织了护理科普进社区、进机关、进院校、进敬老院、进部队、进农村等宣教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学术活动的开展是学术性社会组织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正是全省护理工作发展迅速、管理规范、成果显著的重要时期。特别是等级医院评审、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护理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处于转型期,作为全省护理学术团体,在护理科技队伍学术探讨、知识更新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学会围绕着全省卫生工作重点和专业发展需要,立足于解决临床实践和理论难题,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学术交流研讨和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工作。打造了一批学术品牌,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促成了一批学术成果。成为全省各级护理人员信赖和依靠的交流平台。

    扩大活动规模,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各专业委员会和专业学组每年都注重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围绕临床需要精心选题,周密策划,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活动项目和参加的人员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活动共20项,培训人员4000余名;2012年共18项,培训人员2600余名;2013年24项,培训人员近5000名;2014年29项,培训人员6000余名;2015年共33项,培训人员7000余名。五年中召开学术交流会24次,收到学术论文4962篇,大会交流426篇。   

    学会组织专业委员会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举办多期专题学术沙龙、专题报告会、主题讲座、学术年会、授课比赛、病例个案分析会、优秀论文评比等多种形式。内科举办了4次学术沙龙,通过这种专题研讨形式,使与会者对于专科新技术、新理论和前沿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专病护理的水平。2013年“消化专业治疗护理新进展专题报告会”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新疆、河北等地的300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交流活动,既丰富了学术氛围,同时提升了我省护理声誉。

    举办授课竞赛,培养师资力量。学会以开展授课竞赛作为选拔和发现人才的有效手段。2012年以来共开展专业授课竞赛8次,涉及专业有供应室、手术室、护理管理、伤口造口失禁、健康教育等,共有209名护理人员参加。通过开展授课竞赛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进行“静脉治疗操作技术规范标准”培训,规范静脉治疗技术。为了贯彻国家“静脉治疗操作技术规范标准”,促进全省静脉治疗规范化,保障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学会与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在经过项目师资选拔和培训基础上,2014年11月—2015年6月,对全省11地市及省直进行了12场“标准”巡回解读和调研,主要培训对象为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部分护理骨干,接受培训人数达5000多人。通过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规范了我省静脉治疗技术。

    目前全省护理人数已达到19万余人,我会以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和专科护士为突破点,充分发挥学会优势,积极开办护理管理学习班和专科护士培训班,努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护理管理和专业骨干人才,为护理学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2年以来,省护理学会与护理质控中心,以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为依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管理培训班13次,培养护理管理人员3904人。尤其是2016年为了使护理部主任掌握目标管理的方法,举办了“河北省护理部主任目标管理培训班”,学习班就目标管理专项内容连续举办三期培训,聘请了威高管理学院资深培训师、清华大学管理专业教授、及台湾护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采用课堂授课、课下作业、运用工作中的管理案例进行目标设计,课堂专家实地点评等方式对目标管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进行讲述和辅导,切实提高了参加学习的护理部主任运用目标管理的能力。 

    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培养高水平专业护理骨干。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学会积极组织部分专业委员会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工作,自2011年起相继举办了重症监护、肿瘤、手术室、助产士、新生儿、骨科、伤口造口、精神卫生、PICC等专科护士培训班15期,在7家医院建立了专科护士培训和实习基地,培养了969名专业护士。

    加强护理科研管理与培养,提升会员科研能力。学会高度重视护理科研工作,设专人负责管理,每年举办护理科研培训班。2012年启动了全省“护理创新改革活动”,收到项目46项,评出获奖项目10项。同时,积极组织申报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工作,2013年、2015年都荣获了“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

    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多方协作。近年来,学会先后聘请了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美国南卡罗来那上州大学护理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健康哈里斯西南医院、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S)、美国血管通路(AVA)公共政策委员会主席、静脉输液协会(INS),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知名专家来到我省进行交流和讲学。为我省护理人员搭建了国际护理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开展京、津、冀专业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根据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了促进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我会与北京市护理学会、天津市护理学会围绕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和专科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促进了协同发展。先后举办了“京津冀护理管理研讨会”、“首届京津冀内科护理学术论坛”, 京津冀“安全输液论文演讲”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三地护理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系河北护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