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第一府 宣化
宣化历史悠久。战国、秦汉时,天下分36郡,宣化属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州县同治),明代为宣府镇,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解放后,曾属察哈尔省,置宣化市,后改属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属张家口市至今。因其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称“京西第一府”。1992年宣化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宣化自古为交通要冲,军事政治重地,《宣化府志》记载:“宣化全境,飞狐、紫荆控其南,长城独石枕其北,居庸屹险于左,云中固结于右,群山叠嶂,盘踞峙列,足以拱卫京师。”宣化府军事工事坚固,历代修筑墩台1948座。据志书记载,仅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北方部落经宣化南入的较大战争就达70余次。清康熙三十二年,废宣府卫所,取宣扬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府县治所均在宣化城内,宣化由此得名。
宣化工商业繁荣,文化教育发达。据《宣化县新志》载:元朝设有景贤书院,明朝有上谷书院。清乾隆二十一年创立古城最高学府柳川书院。宣化素有“陆路商埠”之称,是内地同蒙古进行商品交换的集散地。明嘉靖年间,宣化开设“马市”,官方以布帛易锡靶马匹、皮张。隆庆元年,宣大总督王崇古再开市场。万历年间,民市已具相当规模。清朝统治稳定后,贸易又趋繁荣。大德泉缸房、太和春药店、朝阳楼饭店、吴德裕茶店、四和顺茶铺等均在这一时期开张。光绪年间,山羊皮褥一度成为宣化销往外地的抢手商品,并曾向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出口。宣统年间,宣化商号达160余家。
宣化城内文物遗存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宣化古城(包括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及古城垣4个点)、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明长城、时恩寺大殿、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柏林寺、佛真猞猁辽代迄逻尼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砖雕五龙壁、立化寺塔、关子口遗址、小白杨基群、直隶省立第十六中学礼堂及天主教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清真南大寺、马宅等。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河湾挎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柏林寺庙会、趄柳树窗花、辽代天文图等。
宣化城始建于唐朝。展筑后的宣化城垣为正方形,每边六里多,周长24里有余。城高2丈8尺、雉堞高7尺。通高3丈5尺。环城设7门,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门;北有广灵、高远二门;东有安定一门;西有泰新一门,门外设关,环有瓮城、瓮城外连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外设隍堑、护城河、吊桥等。其布局俨然为明代北京城之缩本。城内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式的宏伟建筑。墩台下的十字券洞与宣化城四门通衢,与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券洞内的500年前的铁轮车辙依稀可见。楼体造型别致新颖,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镇朔楼北距清远楼200米。建于明正统5年。系重檐九脊歇山顶建筑。楼内置巨大更鼓一面,鼓高2.2米,面径1.4米。廊下立有4幢石碑,记述宣化历史和修建镇朔楼经过;拱极楼又名著耕楼,昌平门楼。建于明洪成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于宣化城墙之上。为城防建筑。
辽代壁画墓群位于下八里村北。从1973年首次发掘出辽代监察御史张世卿墓葬后,最近又在张世卿墓地附近清理发掘出张世本、张公诱、张世右、张匡正、韩师训、张文藻等9座辽代壁画墓葬,已构成张家世族壁画墓群。在墓群发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贵文物外,还发现3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的辽代彩色壁画。其中的散乐图、茶道图、天文图、出行图、侍女图、备经图等是在国内首次发现。对研究辽代历史、文化、天文、民俗、服饰等有着重大意义。1998年9月,下八里村北又清理抢救出两座辽代壁画墓,出土了铜丝网络和木偶真人雕像,这在河北省属首次发现,为研究辽代历史、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经过千年洗礼的宣化古城如今又焕发出新的风貌和生机,十八大以来,宣化区上下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区干部群众的头脑,特别是行政区划调整以来,面对一系列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宣化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研判,聚焦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和交出“两份优异答卷”,以“锐意改革、勇于担当”的精气神,凝聚实干,砥砺奋进,坚定走出一条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加快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名城、美丽宣化”,倾力打造冀北发展新高地核心区、京西北翼重要节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