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之都 邯郸
引言
河北古称燕赵,其范围大致以黄河为其南界,太行山、燕山山脉分别为西界和北界,渤海为东界,而河北省就位于燕赵的核心区。 燕赵文明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经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孕育发展,至商代终于诞生,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周、秦、汉、唐乃至北宋、辽、金,燕赵之地实为北部边陲,汉胡杂居、战事频繁,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此融合,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民,生而具有一种阳刚之气、豪侠之风。抗日战争时期,河北作为敌后抗日的主要战场,燕赵儿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确立了河北在抗战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燕山万状,参差代雄。燕赵往贤,群星璀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燕赵文化资源,传承燕赵文化精神,成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编辑了《河北历史名城》逐期奉献给读者,希望我们继承发扬燕赵文化精神,为河北崛起而努力。
邯郸
邯郸,地处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北望京津,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是一座具有近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旅游城市和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谷梁传》,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曹魏集团在邯郸南部邺城一带建都;北宋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成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
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邯郸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全市列入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97处,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150处。主要古迹有磁山文化遗址、赵王城、武灵丛台、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等古文化遗址,还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路军129师司令部等革命历史遗址。除了这些人文景观,邯郸市的自然景观也极其丰富,响堂山石窟、京娘湖等风景区每年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尤以“成语典故文化”是最能吸引游人的亮点,邯郸也因而被称为“中国成语之乡”,“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许多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里。
春秋战国时期是成语形成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处于中国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诸子百家蜂起,文学艺术争奇斗艳。尤其很多文学家、政论家、纵横家、辩士、说客、食客等对语言的钻研、推敲、锤炼都达到了以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邯郸当时为赵国辖地,是形成成语最多的一个国家。战国时期,赵国发生了许多英勇悲壮的历史事件,经司马迁写进《史记》后,形成数百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据考证,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其中直接与邯郸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也有200则。其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军事、人物、风俗、文化等方面,成为邯郸市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些成语典故不仅故事情节感人、寓意深刻,还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例如展现赵武灵王为富国强兵提出向胡人学骑马射箭,进行军事改革的“胡服骑射”这则成语,堪称开改革之先河。
《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赵武灵王鉴于秦兵强大,屡侵赵国,决心先从服饰改制入手,改变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采用胡服,以皮带束身,脚穿皮鞋,从而提高了战斗力。由此再推动赵国移风易俗的改革,包括对传统观念的更新,终于使赵国转弱为强,一跃而为北方军事强国。“胡服骑射”这则成语也因此形成。“胡服骑射”不仅适应了作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的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对赵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其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包容,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所表现出的改革创新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升华的结晶,是邯郸地域文化中的代表。赵文化滥觞于春秋,兴旺于战国,延续至两汉,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它与燕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北方燕赵文化的概貌。
赵文化“开拓进取,竞争图强,兼收并蓄,改革创新”的文化内涵以及“以人为本、广揽贤才、团结向上、忠勇报国”等思想对河北地区冀州商帮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冀人经商,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国。那时,赵国的经商意识和经商之风较之列国更为浓厚,邯郸也一度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成为了冀州商帮的重要发源地。冀商“文商并举、培养人才”的独特商道也深受赵文化的影响。冀州商帮纵横百年,一度成为发展中国近现代工商业的重要力量,冀商对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至今日,“开放、进取、担当、包容”已经成为邯郸的精神内涵。“开放”是邯郸文化的深层基因,是“胡服骑射”精神的延续。开放才能使邯郸蓄势待发、由大转强、走向复兴。“进取”一词最早出现在邯郸,是邯郸复兴崛起的坚实力量,是邯郸人民在历史长河积淀中形成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担当”是邯郸复兴崛起的核心灵魂,是一二九师精神的具体阐释,勇于担当一直都是邯郸人民的优良传统。“包容”是邯郸复兴崛起的本质保证,是赵文化的核心力量,是邯郸人民固有的气度和个性。包容才能厚德载物、博采众长,促进和谐、推动发展。